·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 | 对话德国年会精选

本文长度约 5000 字,我们建议您的阅读时间为 10 分钟。


2020 年 12 月 12 日和 13 日,由对话德国协会 (DiaglogDE e.V.) 主办斯图加特学联协办的 2020 对话德国年会暨全德华人精英交流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线上年会共吸引来自德国、奥地利、中国等地区超过 1000 人次的读者报名参与。共计 18 位来自相应行业的的重量级嘉宾们分别参与了


科技互联之拥抱数字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

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

职业生涯之职场转型


四场主题分论坛。


论坛上,嘉宾们一方面通过主题演讲与观众们一起深挖行业痛点、展望行业明天,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圆桌论坛环节和主持人、现场观众共同解答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们也积极通过会议提问平台、在线问答、微信讨论群等方式参与到了年会各大分论坛的讨论。最终,每场分论坛都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有机会了解本次年会的内容,在此,我们选取了年会的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的部分精华与您分享。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场云端对话的精彩瞬间。


也欢迎点击阅读其他分论坛的精华总结:


科技互联之拥抱数字 | 年会精华总结 - 1


编辑: 陈婧  楼君  易伯森  王漪潇  谢宇恒

审校: 陈婧  万雨可  陈立  杨诗雨  刘旭辉

音频: 张潇

图片: 杨诗雨

排版: 程雪  陈立

总编: 俞逸霖


当代鲁班何处寻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

汽车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留德华人中有许多人在汽车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着研发、生产、管理、运营等各项工作。汽车业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也是很多留德华人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次年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相关领域的六位嘉宾来参与“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

 

本场论坛的六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是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张式程博士,欧洲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张宏博士,DH Consulting & Services 创始人黄玮先生,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总裁王远力博士,质量管理专家王晓峰先生和 MTM 技术专家、对话德国协会副会长姜伟先生。论坛由姜伟先生主持。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嘉宾

张宏博士:新造车势力和传统造车势力之争


张宏博士从自身在汽车产业深耕多年的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和以传统机械汽车为代表的旧造车势力在当今变革大潮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用户体验,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否满足人性的需求、是否实现技术的改革以及是否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造车流程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是产品开发。产品开发的重点是,如何最优化多级控制来实现从客户需求,到功能指标,再到具体产品的转换。其中的难点是如何通过客户体验准确定位客户需求。成功找到客户需要的“隐藏功能”从而实现差异化将是关键。


张宏博士指出,如果进一步比较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和以传统汽车为代表的旧造车实力,会发现以下区别:第一是面对变更的处理方式不同。新造车势力对功能变化的反应速度很快,而旧造车势力的功能开发周期较久;第二是发展源头不同。新造车势力主要来源于软件行业,而旧造车势力大多是以机械行业为基础;第三是市场地位不同。新造车势力还在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而旧造车势力发展相对成熟,已经品牌化规模化。


谈到未来的趋势,张宏博士指出,随着数字化革命,未来汽车的功能需求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造车势力必须提速,在快速察觉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解决现有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中从需求到产品的延迟问题;而新势力亦须在保证产品成熟度的前提下,完成功能更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革新和定型。


最后,张宏博士强调,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让产品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才能让企业在汽车行业剧烈的变革中不断壮大并留存下来


黄玮先生:国产汽车在欧洲市场会有前景吗?


根据自己在汽车行业三十多年的经验,黄玮先生以国产汽车开拓欧洲市场的三次尝试为背景,分析了国产汽车开拓欧洲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产汽车曾有两次尝试进入欧洲市场,但均由于质量问题以失败告终。


近几年是国产汽车行业的第三次尝试。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我国企业在传统汽车和电动车方向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次“出海”也已经小有成效。


但是,面对历史悠久并且发展轨迹不同的欧洲市场,国产汽车企业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国产车企不仅要满足欧洲汽车工业的法律法规,而且要保障符合欧洲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此外,如何在欧洲市场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位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中国汽车企业也具备很多不可忽视的有利条件:新能源研究的先发优势、快速灵活的响应机制、高效的执行力、良好的资本市场和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


说起对未来的展望,黄玮先生衷心希望出海的汽车企业能够扬长避短,联起手来挺进欧洲市场,实现共享共赢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嘉宾

张宏博士:新造车势力和传统造车势力之争


张宏博士从自身在汽车产业深耕多年的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和以传统机械汽车为代表的旧造车势力在当今变革大潮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用户体验,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否满足人性的需求、是否实现技术的改革以及是否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造车流程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是产品开发。产品开发的重点是,如何最优化多级控制来实现从客户需求,到功能指标,再到具体产品的转换。其中的难点是如何通过客户体验准确定位客户需求。成功找到客户需要的“隐藏功能”从而实现差异化将是关键。


张宏博士指出,如果进一步比较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和以传统汽车为代表的旧造车实力,会发现以下区别:第一是面对变更的处理方式不同。新造车势力对功能变化的反应速度很快,而旧造车势力的功能开发周期较久;第二是发展源头不同。新造车势力主要来源于软件行业,而旧造车势力大多是以机械行业为基础;第三是市场地位不同。新造车势力还在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而旧造车势力发展相对成熟,已经品牌化规模化。


谈到未来的趋势,张宏博士指出,随着数字化革命,未来汽车的功能需求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造车势力必须提速,在快速察觉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解决现有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中从需求到产品的延迟问题;而新势力亦须在保证产品成熟度的前提下,完成功能更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革新和定型。


最后,张宏博士强调,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让产品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才能让企业在汽车行业剧烈的变革中不断壮大并留存下来


黄玮先生:国产汽车在欧洲市场会有前景吗?


根据自己在汽车行业三十多年的经验,黄玮先生以国产汽车开拓欧洲市场的三次尝试为背景,分析了国产汽车开拓欧洲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产汽车曾有两次尝试进入欧洲市场,但均由于质量问题以失败告终。


近几年是国产汽车行业的第三次尝试。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我国企业在传统汽车和电动车方向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次“出海”也已经小有成效。


但是,面对历史悠久并且发展轨迹不同的欧洲市场,国产汽车企业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国产车企不仅要满足欧洲汽车工业的法律法规,而且要保障符合欧洲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此外,如何在欧洲市场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位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中国汽车企业也具备很多不可忽视的有利条件:新能源研究的先发优势、快速灵活的响应机制、高效的执行力、良好的资本市场和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


说起对未来的展望,黄玮先生衷心希望出海的汽车企业能够扬长避短,联起手来挺进欧洲市场,实现共享共赢

中国汽车在欧洲现状概览

王晓峰先生:质量管理缺陷在汽车行业中的蝴蝶效应


作为质量管理领域专家,王晓峰先生详细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以诸多例子描述了质量管理在企业探索最大盈利边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当代的质量管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产品制造现场的质量检测,而是贯穿了产品从开发到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


构建和维护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是单纯增加生产运营成本的“无用功”,而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必要基础。其原因很简单,在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发现得越晚,企业的纠正成本越高,对整个企业的蝴蝶效应越大。


因此,企业应当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目标。不可忽视的是,工程师本身在此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对标准进行严格的遵守和执行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


最后王晓峰先生也再一次指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贯彻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手段。


姜伟先生:MTM 的应用——从动作级别确保质量与效率


姜伟先生重点介绍了方法时间测量 (MTM) 的概念和其应用对企业的意义。MTM 全称是 Methods-Time Measurement,意为某一确定的工作流程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所应用的方法。换句话说,MTM 通过对生产现场中人力操作过程的拆分,来进一步分析确定生产线工作的标准化流程以及此流程下所需的标准化时间


企业在 MTM 方法的协助下,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对生产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其目标为系统化地提升产品生产力以及建立透明高效的标准化流程


MTM 方法的应用对企业意义重大:首先,标准透明的工时系统是运营管理的数据基础。其次,这也是尊重劳动、促进工人参与的关键。再次,标准化流程和工时的提前规划也对确保质量和控制成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鉴于 MTM 的众多益处,此方法已经被普遍应用于产品设计优化、工作设计、工时系统建立等诸多领域。


最后,姜伟先生强调,“提前规划”比“出现问题再改善”要重要得多。总而言之,通过有效的方法设计,对各项要素进行最优配合,实现对质量、成本、交付的工程化管控,这不仅是 MTM 的精华所在,也是工匠精神的要点之一。


工匠精神是对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需求,是工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工匠精神自 2016 年首次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更是成为社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反复提及。德国是工匠精神的学习标杆之一,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业技能型人才造就了卓越的德国制造型企业。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从深层次针对汽车制造领域的工匠精神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和探讨。


#关键词

溯源工匠精神


Q国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张式程博士: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不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张宏博士: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形象。


黄玮先生:我认为我们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目前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的经济“虚多实少”,因此需要发展实体经济。此外重视工匠精神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要杜绝赚快钱,炒概念的行为。最后,我认为工匠精神和我们同时在大力提倡的创新精神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在两者之间必须要做到一定的平衡。


#关键词

探究工匠精神


Q德国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嘉宾们:德国工匠精神是敬业、求精、热情、执着、创新、协作、敬畏质量、崇尚技术、强调契约精神、追求完美、注重自我批评和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产品。工匠精神指向的不仅仅是工人和匠人,也涉及工程师和企业(最高)领导者;不仅仅涵盖传统的手工艺,而是在新时代被注入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工程化的制造和体系化的管理进行了结合。


Q为什么德国可以形成这样的工匠精神?


王晓峰先生:我认为德国的双轨制教育是形成工匠精神的一个很大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此外,在德国经济结构中,中小型企业占据重要地位,约占德国 GDP 的 60%。全世界三千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德国有一千五百多家。中小企业高度的自我认可和坚持传承的精神,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基础之一。


王远力博士:德国的社会制度和契约精神不仅鼓励创新,也能很好地保护创新成果。


张式程博士:我个人认为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德语区的居民自古就需要面对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手工业从业者的商业资源也相当匮乏,这些历史因素催生出了匠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人文环境。而目前德国市场规模小的特点也注定了德国企业无法只依靠销量生存,也不能享受成本上的优势。


黄玮先生:德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整个社会环境和公司的价值取向都表现出了对工匠精神的鼓励和认可,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借鉴工匠精神


Q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王远力博士:我觉得企业不仅要培养工程师和管理者,更要从教育管理和职业发展上为技术专家和工人提供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


黄玮先生:第一,务实;第二,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环境;第三,对工匠们保有发自内心的、最起码的尊重。


张宏博士:在企业文化上对工匠精神进行时时刻刻的宣传。企业需要对技术人才有足够的激励,对管理和技术人员在收入上进行合理的分配。


张式程博士:中国企业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另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嘉宾与主持人云合影


结束语

以上是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论坛的精彩内容,下一期我们将继续与您分享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020 年即将落下帷幕,在过去的一年里面,云端上的对话德国陪伴你我走过了这不寻常的一年。在此,我们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心想事成。愿每一个职场人都能拿到心仪的 offer,愿每一个求学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愿在新的一年里对话德国能够继续陪伴大家,经历职场上、校园里的酸甜苦辣。


对话德国,对话未来的你;对话德国,在新的一年里等你!

对话德国 2020 年会策划团队云合影


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

才维欧洲 Chiway Europe 是一家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致力于为中德客户们提供专业的中高端管理及技术人才猎头服务,行业主要覆盖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化工等领域。才维欧洲团队由资深的招聘顾问组成,这些顾问都拥有双重文化(德国和中国)背景,并对跨文化企业有着充分的理解,从而精准地为客户需求推荐高端人才。才维欧洲培训中心,还为在德国的中资企业提供人才管理及市场开拓相关的咨询课程。

赞助合作伙伴特别鸣谢

金城,江苏省科技民营企业,1992 年创办于中国泰州,经过 28 年的发展,公司主要提供国内外机床设备贸易、工程机械制造、电动涡旋压缩机制造、智能交通监测装备、创业平台、融资租赁等服务。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通过此邮箱进行联系:info@dialogde.cn

活动协办方

活动主办方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 资深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 4.0 与人才培养 -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张式程博士

 

第2期 |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 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

 

第4期 | 保持好奇,敢于挑战 -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士

 

第6期 | 回国创业,我从未后悔 -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

 

第9期 | 戴姆勒工作 32 年的德国人事高管谈中德管理文化差异

 

第16期 | 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 访博世高级经理廖翀先生

 

第19期 | 终身教授到国际顶尖大学副校长 - 华裔女性演绎的“另类”人生

 

第24期 | 谈谈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 访奔驰“S 级之父” Dr. Storp

 

第26期 | 从德企女掌门到跨国巨头独立董事 - 访采埃孚集团独立董事徐维东

 

第31期 | 高效夹具 – 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 对话金属加工技术专家袁华博士

 

第33期 | 如何在德国创立一家科技公司 - 对话 ACunity 创始人洪臣

 

第34期 | 谈德国华人的职场发展 - 访德国大陆集团华人高管张宏博士

 

第36期 | 律政佳人 | 她在德国做世界顶尖律所总监 - 访马倩博士

 

第38期 | 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互联网 - 访欧洲科学院院士傅晓明教授

 

第43期 | 应运而生 - 谈谈我的创业故事 | 访知迪汽车总经理周强先生

 

第44期 | SAP 资深商业咨询师是怎样炼成的- 访李烨博士

 

第45期 | “洪门旧事”与德国华人职场发展 | 访赢创工业集团高级副总裁洪中博士

 

第48期 | 寻找华人千里马的德国伯乐 | 访德国猎头公司创始人 Tobias Busch 博士(上)

 

第50期 | 拥抱生活,引领变革,与德国 “百年老店”共突破  | 访博世中国人力资源执行副总裁李晓虹女士

 

第52期 | 探寻德语奥妙30年的汉莎航空并购总监 | 访李常胜先生

 

第55期 | 一个 80 后德国创客对创业的观察和思考 | 访人工智能公司 i2x 掌门人 Michael Brehm

 

第57期 | MBA 教育:德国院长说,我们不一样!| 访欧洲管理技术学院院长 Jörg Rocholl 教授

 


与德国对话,分享中德精英的行业见解与人生经验。旨在促进中德深度合作,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共同成长。这里有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创业领袖。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对话德国

欢迎您到我们网站与微博获取更多信息

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逐步在前方的采访中寻找答案。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