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P 资深商业咨询师是怎样炼成的 访李烨博士 制造专栏

这是对话德国的 第 44 篇 原创访谈文章

李烨博士 是对话德国的 第 25 位 访谈嘉宾

SAP 资深商业咨询师李烨博士(右)

本文长度约 5100 字,我们建议您阅读 10 分钟。


她先后在富士康、百度和德国的大陆汽车集团进行过生产管理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实习,并在博士毕业后顺利加入 SAP,成为一名商业咨询师。作为一名资深商业咨询师,她对该行业所需技能和发展动态了然于胸;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职业人,她对职场发展见解独到;她坚持认真工作,快乐生活,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快乐职场人”。


这一期访谈中,李烨博士将倾情传授快乐职场人的通关秘籍,带我们走进 SAP,探知资深商业咨询师的工作与生活。


访谈策划:姜伟 陈立 周俊 王漪潇
文章整理:姜伟

文章编辑:陈雨欣

文章校对:陈立 刘旭辉 孙静

访谈地点:德国瓦尔多夫


嘉宾简介

李烨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先后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生产系统工程双硕士学位。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李烨博士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现代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所产生的日益增强的作用,遂于德国曼海姆大学转修经济信息学的博士学位。


李烨博士现就职于德国 SAP,担任资深商业咨询师,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客户提供创新领域(例如机器学习、物联网、工业 4.0、区块链等)和数字化转型的咨询服务,指导创新技术的项目实施,为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及蓝图,并负责该领域服务团队在德国的商业开发和市场拓展。



企业简介

SAP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瓦尔多夫 (Walldorf) 的软件企业。它是 DAX (德国蓝筹股指数) 成分股中占比最高的公司,超过我们熟知的西门子集团和安联集团。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提供商,也是一家在全球拥有 1.1 亿云用户的云计算公司。SAP 在 130 个国家设有地区办事处,全球共有超过 93,800 名员工,在超过 180 个国家拥有超过 404,000 名客户,2017 年 SAP 销售额为 237.6 亿欧元。


SAP 于 1993 年进入中国并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办事处,目前在华设有 SAP 中国研究院(上海)、SAP 全球研发服务中心(成都)、SAP 中国研究院南京创新中心等机构。



1

我在 SAP 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客户提供创新领域(例如机器学习、物联网、工业 4.0、区块链等)和数字化转型的咨询服务,指导创新技术的项目实施,为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及蓝图,并负责该领域服务团队在德国的商业开发和市场拓展。


对话德国: 李博士您好,可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到目前为止的职场经历?


李烨博士:在校期间,我曾经先后在富士康、百度和德国的大陆汽车集团进行过生产管理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实习。通过这些实习,我很早就对信息技术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产生了极大兴趣。基于这个兴趣点,我在德国曼海姆大学攻读经济信息学博士期间,深入研究了敏捷开发在全球分布式软件开发团队中的应用。


对德国博士教育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德国的博士教育与工业界结合比较紧密。我的博士生导师 Prof. Alexander Mädche 曾经先后在博世和 SAP 任职,有很多工业界的联系。在其帮助下,我的博士课题就有幸是与 SAP 共同完成的,除了在 SAP 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地数据收集以外,也在十余个软件企业进行了科研结果验证工作。因为喜欢 SAP 开放、平等、创新的企业文化,我博士毕业后就顺其自然地申请了 SAP 的工作,加入 SAP 的商业转型服务团队成为了一名商业咨询师。


对话德国: 您目前在 SAP 负责哪些工作呢?


李烨博士:目前在 SAP,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客户提供创新领域(例如机器学习、物联网、工业 4.0、区块链等)和数字化转型的咨询服务,指导创新技术的项目实施,为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及蓝图,并负责该领域服务团队在德国的商业开发和市场拓展。



2

博士研究经历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严谨的习惯、思辨的态度、快速学习和迅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对话德国:您是怎样做出到德国读博士的决定的?在德国读博士的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烨博士:基于德国留学的经验,出于对于德国产研结合的氛围的喜爱,我没有什么犹豫地就决定了来德国读博士。我所在的曼海姆大学经济信息学专业对博士的培养很有特色,不但强调科研的严谨性和科研方法的准确性,也强调科研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我所在的研究所每一个博士生项目背后都有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支持。这也给我们收集数据、验证科研结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回头看看,还对当时能够专心致志地钻研一件事情,跟全世界少数几名研究同样课题的学者交流的经历颇为怀念。在工业界工作以后,就很难再有机会这样心无旁骛地长时间研究一件事情了。这段经历也帮助我形成了自己的咨询风格和工作习惯,让我习惯于处理海量信息和复杂情况。


我认为博士研究经历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严谨的习惯、思辨的态度、快速学习和迅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对咨询工作颇有意义。


对话德国:在您所在的咨询领域,博士的研究经历是否是成为一名优秀咨询师的必备条件?


李烨博士:以我个人观点而言,学历本身跟咨询师的能力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很多优秀的咨询师都是在本科后就进入咨询业的。我的看法是,人的一生想要有哪些经历还是要自己设计。博士在我看来是个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我的一生没有去经历一下这个过程,我会觉得遗憾。希望在面临读博选择的学弟学妹们也能从自身兴趣出发,来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对话德国:有人认为,软件咨询业相对重经验,学历门槛反倒低,您同意吗,您如何评价您的博士学位的回报率?


李烨博士:完全同意。如果只想做名优秀的软件业咨询师,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读硕士或是博士。但是人的一生不仅只有工作嘛。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尝试那些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读博在我看来是个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我的一生没有去经历一下这个过程,我会觉得遗憾。因此读博在我这里是个非做不可的事情,是出于兴趣所做的决定。



3

咨询师需要时时对市场动态、技术更新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不断系统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库。这样才能永远走在客户需求的前面,为客户提供可以信赖的咨询意见。


对话德国: 您拿到三个季度的最佳咨询师,您觉得优秀的商业咨询师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有哪些?


李烨博士: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数学或定量分析的专业背景会对开展机器学习的咨询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个领域咨询面向的客户包含企业内部的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所涉及的讨论甚至会包括算法效率。这就要求咨询师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准确地理解客户的痛点并为客户提出解决方案。


在其他的创新领域,如果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不是很高,那更看重的将是迅速学习能力。


无论如何,迅速学习的能力都是一名咨询师,尤其是创新领域的咨询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创新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例如现在火热的企业级区块链、对话式人工智能应用在几年前甚至鲜有人提起。所以咨询师需要时时对市场动态、技术更新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不断系统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库。这样才能永远走在客户需求的前面,为客户提供可以信赖的咨询意见。


其它重要的能力还包括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商业敏感度等。


对话德国: 您目前工作环境下组织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您在公司或团队中凭借怎样的核心优势晋升为资深商业咨询师?


李烨博士:我们是采取矩阵式的管理方式。咨询师隶属于固定的咨询组,每个组有特定的咨询专长。比如我所在的组是负责汽车和制造业的转型服务咨询。在咨询项目中,项目经理会从不同组里抽取所需成员组成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在项目期间进行紧密合作。


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在创新领域致力于复合能力的提升,即对创新技术、架构、商务流程和项目管理的全面覆盖的能力我可以说是和项目经理、架构师比数据科学,和数据科学家比项目管理和架构的。


另一方面,也有机遇的成分,我在我们组有幸第一个开展创新领域咨询,并正好赶上整个行业掀起了机器学习、物联网的变革大潮。这个过程中,我幸运地参与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创新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实现晋升的一个原因。


对话德国:您的工作内容中包含项目销售吗?您如何克服在销售时因关系网,文化背景劣势带来的困难?


李烨博士:我并不负责销售工作,但会支持售前服务,例如项目定价、回应甲方标书、做投标演讲、在展会或专业会议(例如汉诺威工业展和德国汽车论坛)上做报告等。就我接触的这部分工作而言,客户看重的是 SAP 咨询团队的整体实力与服务的性价比,需要的是咨询师对行业、商业流程、客户企业战略和痛点的了解。


对话德国:您如何看看待性别在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


李烨博士:我认为个体的差异大于性别的差异。突出自己的长处就好了,自己不要先入为主地就有了性别劣势的主观看法。


对话德国:据说咨询项目负责人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您是怎样面对这类问题的?


李烨博士:因为需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经费、质量、进度,以及和客户的沟通工作,项目负责人责任会比较大。但责任大不等于压力大。做好压力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危机处理机制,就可以积极应对。因为项目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加班的现象,是个人选择的问题。


我觉得加班几个小时尽快完成工作可以更放松地享受工作外的时间,就我个人看来利大于弊,所以会选择加班。也有很多德国同事选择在上班时间或度假后再处理临时出现的问题。我觉得两种方式都有存在的道理,都应给予尊重。如何选择就看个人的工作习惯了。



4

社会上没有一个定义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发展自己的职业路径,真正做个快乐的职场人。


对话德国: 在 SAP 德国工作的华人多吗?方便简要介绍一些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发展现状吗?


李烨博士:我不掌握在 SAP 德国的华人数量,但知道至少有数百位中国同胞分布在 SAP 包括开发、客服、销售、售前、咨询在内的各个岗位上。里面很多都是业内资深专家,并有不少是管理岗位。SAP 是个很国际化的公司,非常欢迎有技术有能力的中国同胞来申请 SAP 的工作 。


对话德国: 如果在校生想入职 SAP 咨询行业,您会推荐他们如何准备?


李烨博士:我建议多积累实践经验、与在职人员多沟通并关注行业动向。


对话德国: 您对学习相关专业的留德华人学生在学校期间和择业选择时分别有什么建议?


李烨博士:我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多进行实习、多去企业参与项目、多与在职人员沟通,最好能够实地感受下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不要盲目择业。因为德国企业比较强调职业上的一致性,第一份工作对未来的发展走向还是比较重要的。


择业时我主张以兴趣为导向,看重发展空间大小,看重企业文化是否和自己性格吻合,看重直系老板是否重视属下的发展,不要过于看重薪酬。当然要事先做些调研,看看自己这个职位的市场定价是多少,在自己能力可以承担的范围内争取最高的起薪。但不要以薪酬为唯一标准。


对话德国:您觉得留在德国和回到国内的发展路线和机会可能会有哪些不同?


李烨博士:已经走了一条路,就不知道另外一条路的风景了。


对话德国:根据您的经验,您对华人在德国职场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李烨博士:第一个建议就是,别把自己当外国人。我去年拿了三个季度的最佳咨询师奖,老板也不会因为我是外国人而照顾我,肯定还是看业绩啦。


我认为德国职场比较强调学业和职业的一致性。转行的现象并不常见。这可能是因为职位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吧。


也正是因为职位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同时高税收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同工同酬市场定价的现象比较普遍。跳槽后工资翻番的现象比较罕见。这也给广大职场人一个机会好好审视自己除了工资需求外的职业发展需求。


如果克服了语言关,在德国职场,尤其是在人才稀缺的软件业和数据科学领域,还是相对开放平等的职场人有很大的自主性,也有很多机会,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关键是要清楚自己五年后、十年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每天做着怎样的事情,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我认为在德国的一大优势就是只有自己可以定义什么是事业上的成功。社会上没有一个定义成功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发展自己的职业路径,真正做个快乐的职场人。


对话德国:您是怎样规划和执行您的职业路径的?


李烨博士:由于做咨询的原因,我有机会去不同的企业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这也帮助我拓宽了职业发展思路。我建议大家可以多主动去了解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工作内容,比如参加一些线下的专业论坛,与同行人建立关系网,去看看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职业”是不是真正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希望达到的生活状态。


有了这样的预期后,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比如每年初我会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我想在这一年得到哪些锻炼、发展哪些能力、拿到哪些职业认证。我也会把这份计划跟更资深的咨询师和主管进行讨论。


之后,在挑选项目上我就会有意地选择符合自己发展规划的项目,而舍弃那些不符合的,并主动去寻找能够锻炼自己所需能力的机会。这样慢慢地就会使自己的强项更加突出,并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口碑和人脉,帮助自己实现职业目标。


相比很多前辈我的职场经历并不算丰富,大家有什么建议也欢迎交流 。


对话德国:那您觉得做什么样的工作会让您成为快乐的职场人?


李烨博士:在工作中经常感到被挑战,可以持续成长,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并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社会推动力,这样的工作状态让我很开心。


对话德国:德国大型企业的高管做咨询师出身的比例多吗,从咨询工作转到企业高级管理工作是否是一个典型发展路径,您怎么看?


李烨博士:挺多的。我接触的很多企业高管之前都有做咨询的经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管都是在企业内部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做咨询可以学习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分析方法,并在将来把它们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我认为在管理层中融合有咨询背景的管理人员和从企业内部做起,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的管理人员会对企业大有脾益。


对咨询师来说,在非咨询行业里也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活工作的平衡,并有机会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和需求,长期跟进所设计方案的落地情况,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的进一步拓展也很有帮助。 


当然在我们的咨询师团队中也不乏做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资深咨询师。比起去甲方,他们更享受咨询行业自由并促人不断进步的氛围。一直留在咨询业做咨询师也是种典型的发展路径。


对话德国:您工作之余在德国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李烨博士:我住在德国慕尼黑,是个很宜居的城市。之前闲暇之余,会经常外出旅游,探访朋友,或在家摆弄花草和养养鱼。现在主要任务是带娃。


感谢您的阅读,下一期中,李烨博士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享其宝贵的行业经验,敬请期待。


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对话德国,阅读更多精彩访谈,与我们共同成长!

特别鸣谢 Deutsch-Chinesische CRB Antriebstechnik GmbH 对于对话德国的赞助支持。如果您也希望赞助我们的工作,请发送邮件至 xuhui.liu@dialogde.cn.


制造专栏负责人简介

制造专栏主编姜伟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生产工程专业,拥有6年德国企业生产管理咨询从业经历,专注主要生产于系统-规划与企业效率提升速。

 

制造专栏关注领域包括:先进制造技术,企业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制造专栏;如果您对德国企业的制造技术与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并想与我们分享,欢迎与我联系:wei.jiang@dialogde.cn。


感谢您的阅读。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对话德国,阅读更多精彩访谈,与我们共同成长!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 资深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 4.0 与人才培养 -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张式程博士

第2期 |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 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

第4期 | 保持好奇,敢于挑战 -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士
第6期 | 回国创业,我从未后悔 -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
第9期 | 戴姆勒工作 32 年的德国人事高管谈中德管理文化差异

第16期 | 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 访博世高级经理廖翀先生

第19期 | 终身教授到国际顶尖大学副校长 - 华裔女性演绎的“另类”人生

第24期 | 谈谈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 访奔驰“S 级之父” Dr. Storp

第26期 | 从德企女掌门到跨国巨头独立董事 - 访采埃孚集团独立董事徐维东

第31期 | 
高效夹具 – 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 对话金属加工技术专家袁华博士
第33期 | 如何在德国创立一家科技公司
 
对话 ACunity 创始人洪臣
第34期 | 谈德国华人的职场发展 
访德国大陆集团华人高管张宏博士
第36期 | 律政佳人 | 她在德国做世界顶尖律所总监 - 访马倩博士
第38期 | 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互联网 - 访欧洲科学院院士傅晓明教授
第39期 | 应运而生 - 谈谈我的创业故事 | 访知迪汽车总经理周强先生
对话德国2018年会暨德国华人精英交流会 | 圆满结束!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尽可能在今后的访谈中寻找答案。



对话德国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中德精英们的行业见解和人生经验。这里有行业资深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对话德国

欢迎您到我们 网站与微博 获取更多信息

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