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疫情和去全球化,我该如何应对?| 对话德国嘉宾云沙龙精华

对话德国嘉宾云沙龙活动参会嘉宾名单


本文长度约 10900 字,我们建议您阅读 27 分钟。


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中美脱钩、去全球化、经济内循环、行业转型......

 

这些词越来越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不仅给世界格局、各个国家、各行各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也给身在其中的每个企业、科研机构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足以改变一个国家、行业和个人的命运。

 

在今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各大国家、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会有哪些走向?不同行业会受到哪些影响?疫情如果常态化,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危机——有危也有机,如何转危为机?

 

针对这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对话德国协会邀请了包括企业家、高管、行业专家以及德国华人教授在内的15位中德各行各业的精英们,请他们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和个人经历,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真诚分享和精彩对话。

 

很有意思的是,身处不同行业的嘉宾在分享时描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业和企业现状:一种是处于为生存而挣扎的困难期;另一种则正在经历高速发展。甚至在同一行业中,位于不同国家或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面临的现状也不尽相同。

 

为何会如此?欢迎继续阅读本期文章。

 

由于这次活动是对话德国协会内部交流活动,我们没有对外宣传。但我们对交流的部分精彩内容进行了梳理,在此与你分享,希望也能给你带来启发,助你转危为机。


活动策划:对话德国协会

活动主持:刘旭辉

参会人员:嘉宾及对话德国团队成员

文章整理:刘旭辉 孙霞克 杨诗雨

文章排版:程雪

文章审核:全体参会嘉宾

活动时间:2020年9月5日 14:00-16:30



参会嘉宾


(按嘉宾姓氏排序)


向下滑动阅览嘉宾信息👇

谌开良 先生  BFG集团董事总经理

杜   飞 先生  博西家电(中国)副总裁

冯建民 先生  法兰克福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傅晓明 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

                    哥廷根大学终身教授

洪   骏 先生  花旗集团公司银行部

                    集团客户管理总监

洪   中 博士  德国中德科教园执行总裁

李晓虹 女士  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

李   怡 女士  BALCKE DUERR冷却塔业务部门经理

孟立秋 教授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慕尼黑工业大学终身教授

魏玉良 先生  德国威远有限公司创始人

徐维东 女士  BCCI咨询公司创始人

张建伟 教授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汉堡大学终身教授

张式程 博士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

周   强 先生   知迪汽车技术公司创始人兼CEO

朱朝宏 博士  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



嘉宾们关心哪些话题?


为了让沙龙活动的交流更加高效,让分享者也成为收获者,我们提前收集了参会嘉宾对交流话题的建议和期待。


嘉宾提出的这些问题既是两个半小时深度交流的引子,其本身也代表了这个最优秀的(德国)华人群体当下思考与关注的重心,或许问题本身便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在此分享给大家(以下略去提出问题的嘉宾姓名):


01

关于新冠疫情

对比中国和欧洲(德国)的新冠疫情应对,哪些方面中国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欧洲(德国)做得比较好?中国和欧洲各自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疫情让很多行业,包括我们所在行业明显感觉到业务量骤减,很多企业的招标变得迟疑拖后。我想听听其他嘉宾对于行业复苏期的判断,包括德国重头的汽车、化工行业。中期来看,大家怎么看待工业界的投资信心?另外,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不仅是疫情的影响,也想听听业内人士怎么预判,对未来是否依然乐观。


希望其他嘉宾就自己所在领域谈谈疫情改变了什么?什么没有变化?对比一下国内和德国的情况,再探讨“后疫情时代”青年人的职业发展特点。


想与其他嘉宾探讨疫情期间公司财务和银行管理的重心。疫情情况下,客户资金需求较大,对银行风险管理压力增大。疫情常态化后,需要学习什么来适应?


现在看来,疫情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如何做到事业和个人及家庭的健康两不误?


希望探讨企业在目前疫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危机,曁危险和机会。换句话说,“急性病”转“慢性病”后患者应该怎样做?


我个人认为现在太多的论坛都是讲影响和挑战,(这些)其实大家都知道。我更建议这次交流谈一些实际有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的事儿,更有意义。


疫情“禁足”期间嘉宾们都在做什么,以实现转危为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加自己(所在)企业或科研机构的生存空间?希望能有实例分享。


02

关于国际形势

期待和其他嘉宾交流关于当今世界政治可能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想听听各位的观点和预见。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的长期化,作为留德华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工作?我们又可以如何从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希望探讨中德关系发展趋势及其对在德华人华侨及学者的影响。


目前中美之间以及国际形势紧张,甚至有爆发战争的风险。对话德国平台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如何能凝聚这群有影响力的华人形成一股力量,为降低这个风险做出贡献?


小结

嘉宾们提出的这些话题,可以总结为:突如其来且还未过去的新冠疫情、不断变化且持续升级的紧张国际形势给不同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接下来的几年会如何发展?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尤其是海外华人)应该如何应对?


或许还不需要展开讨论,我们就能从这些话题中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现在正身处于怎样的不确定性当中。


共识:世界目前正在面临哪些“危机”和“不确定性”?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几位嘉宾提出,“危机”和“不确定性”二者之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不确定性并不一定导致危机,它也可能会创造机遇。所以我们在讨论过程中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一定的区分,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二者往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在探讨危机和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就“正在面临哪些危机和不确定性”达成共识。


针对这个问题,嘉宾们提到最多的,是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


目前,不同国家处于疫情的不同阶段,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确定”的疫情在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使得如今全球化下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变得“不确定”。


根据前不久 G20 成员国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 GDP变化情况来看,多个国家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最大跌幅。虽然报告显示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第二季度恢复正增长的国家,但由于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个增长趋势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也同样是不确定的。


除了疫情以外,第二个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去全球化或逆全球化,也有嘉宾将它描述为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的新全球化”,或者说“半球化”(注:为方便起见,下文暂且把这个不确定性描述为“去全球化”)。


不论把它称作什么,我们能看到中美甚至中欧(德)未来发生“脱钩”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最终的“脱钩”是否真的会发生?


第三个不确定性是行业的转型,最明显的例子是汽车行业。不同行业主动选择或被动遭遇的转型可能并不是最近才出现,比如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转型、科技发展带来的转型,但也有一部分转型是由上述两个因素——疫情和去全球化引起或者主导的。


除此以外,法兰克福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冯建民先生也提到了一个离我们在德华人很近的危机——德国经济结构危机。由于德国是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航班停飞、货运受限等不利因素,也给德国政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包括德国总理在内的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将这次新冠危机称为“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或者“二战以来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


上面提到的这些危机和不确定性,有时候并不能严格地区分,因为它们也在以某种形式、在某种时间和空间下互相影响,让一切变得更加不确定。


而在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当中,或许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们还需要和新冠疫情共存一段时间。以上提到的不确定性将会长期存在,并或迟或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不同行业、企业和我们每一个人。


小结


新冠疫情是被嘉宾们提及最多的“危机”,而“去全球化”、“行业转型”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此外,对于在德华人来说,德国经济结构危机也是一个会影响到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危机和不确定性对不同行业有哪些影响?企业如何应对?


参与交流的嘉宾来自汽车、金融、科研教育、传统工业、能源、咨询、家电等不同行业,这也促成了讨论的跨行业碰撞。


讨论过程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疫情危机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给身处不同国家(主要涉及中德两国)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有一些甚至截然相反:有的企业今年第二季度业务开始高速增长,而有的企业则在为生存下去苦苦挣扎。


一起听听各位嘉宾关于各自所在行业受到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的分享吧。


金融行业


 

花旗集团公司银行部

集团客户管理总监

洪骏 先生

年初疫情的爆发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都来找银行贷款,给我们的现金流管理和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具体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今年3月份到6月份,很多企业无论自身规模大小不管是否缺钱,都来找银行贷款,我们基本上每两天就会收到一笔很大额度(上亿欧元)的贷款需求。


这些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企业确实存在资金链周转问题,比如说旅游业、航空业或者部分汽车行业的企业;第二类是企业内部虽然现金流充足,但由于不确定疫情将会持续多久,来找银行贷款以提前应对不确定性;最后一类是一些在银行拥有信贷额度的企业,虽然也不缺钱,但他们会先从银行贷款,之后甚至又再存到银行,这其实是承担了贷款利息和欧洲存款负利率的双重成本。


第二阶段是6月份开始,疫情开始变成常态化,欧洲很多国家的企业都慢慢复工复产,因此企业也对现金流的预测做了相应的调整。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受益最大,中国市场的恢复也拉动了德国这种出口型国家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对中国市场更加重视。


6月份之后,可以看到资本市场重新开放,恢复了对市场的信心。加上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很多企业已经慢慢从危机的低谷走出,开始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一些企业在这个阶段也做了一些比较不错的交易,比如IPO上市融资,或者进行了一些兼并收购。像西门子集团把能源业务拆分出来独立为新的公司,或者西门子医疗集团(Siemens Healthineers)收购美国癌症治疗公司瓦里安(Varian)等。


我认为接下来的几个月非常关键。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出现真正的第二轮疫情,那资本市场的信心应该还是会保持的。


目前阶段,银行投资和放贷会更加重视公司所在的领域、规模和现金流估测来做投资评估,整体上对于新项目的投资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因为银行无法确定疫情本身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尤其针对在欧洲、美洲的企业。


今年,包括花旗、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在内的银行做了很多坏账准备。原因是疫情引起的危机还没有全面到来,特别是美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目前疫情还很严重,德国现在是因为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缓和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但试想一下,如果一年之后取消了Kurzarbeit(注:短时工作制)政策支持,而经济没有恢复,那中小企业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很大。


所以从长期来讲,目前投资人对于处在医疗、新能源或者轻资产的增长型行业内的大企业会更有信心,而面临转型的传统重资产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供应商,可能会在中长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银行对它们的投资也会非常谨慎。


 

法兰克福能源控股

有限公司总裁

冯建民 先生

在我看来,疫情是去全球化的催化剂。


对企业来说,很重要的是做好危机储备或者说现金储备,比如评估接下来几年甚至一二十年的现金流,以做到对今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心中有数。


虽然现在是负利率时代,但银行还是不太敢往外贷款,所以德国的传统行业发展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德国属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如果疫情和去全球化继续发展下去,德国的外向型经济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最终导致失业率上升,进而对企业、家庭和个人产生大的影响。


我认为即使这次疫情和去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不是长期的,至少也会持续三到五年,不仅是企业,家庭和个人如何做好应对这场危机的准备,如何存活,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话题。


汽车行业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主席

张式程 博士

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虽然很大,可能会持续三到五年左右,但并不是致命性的。


其中打击最大的是疫情初期的lockdown造成的停工停产,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但目前阶段很多国家都有了比较好的应对措施,不至于需要再次lockdown。


以今年9月的全新奔驰S级轿车首发为例,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仍基本按原定的方向进行,汽车行业本来也需要做一些取舍和转型,疫情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而我们也知道,这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发生了“洗牌”。


我认为去全球化可能是个伪命题,其实是美国想重塑全球化。对于德国汽车行业来说,最大的威胁是这一过程是否导致逐步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


而针对去全球化,国内已经在做准备,比如最近经常听到的“内循环”和“双循环”,从汽车市场角度来看应该可行。汽车行业在中国的内循环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具体表现是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


如果汽车行业涉及的整个产业链在中国都实现了内循环,则对德国汽车行业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一点短期内也很难实现。


如果特朗普连任,所谓的“去全球化”最终会导致中美脱钩,还是美国联合整个西方与中国脱钩?或许都有可能。


目前议论的脱钩主要集中在5G、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在汽车行业,美国或者西方国家目前很难与中国脱钩,中国的巨大市场无法替代。如果特朗普连任会继续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体上讲,我认为这些不确定性对于已经在德国汽车行业工作的华人最终可能影响不大,甚至在新能源、软件等方向的汽车从业者反而有更好的机遇。


 

博世中国

执行副总裁

李晓虹  女士

最近不少机构的预测,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全球汽车销量乐观估计至少会下降20%。因此,汽车行业内的企业也需要相应地缩减成本,同时进行战略方面的调整,以应对危机带来的销量下滑。


博世中国的几个应对策略:第一,进行组织瘦身,战略性缩减成本,提高效率;第二,继续推进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这也是博世的全球化战略,比如最近集团新成立了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第三,加强中国本地的创新和实力,以应对脱钩可能带来的影响。


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如果真的发生了“脱钩”或者“半球化”,欧洲很可能是站在美国这一边。


博世集团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多元化发展,也是一个应对脱钩的有效策略。虽然销售额占比超过60%的汽车业务仍是主流,但集团的战略重心也在往AIoT(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结合)发展,我们也在积极通过全球的多家博世孵化器支持相关的初创项目。


所以总结起来,博世应对这次行业危机的策略一方面是主流业务的战略瘦身,另一方面是新的AIoT方向业务的大力发展。


 

采埃孚 (中国)

电驱动事业部总监

朱朝宏 博士

目前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都处于类似的大环境下,面临类似的情况。几乎可以说中国市场是给人以“万里沙漠中的一点绿”的感觉,中国业务支撑了本行业全球的业务,减缓了现阶段的发展困境,降低了危机给全局带来的影响。


在德国,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支持使得汽车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比本该受到的影响小,但毕竟“船大调头难”,一方面行业不那么容易奔溃;但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尤其是汽车行业整体上还是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


国内公司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是疫情导致了中德、中欧之间人员的来往受限,影响了一些项目合作进度。作为应对措施,可以考虑项目里尽量加速使用本土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结合国外资源的远程线上沟通和支持,以尽可能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总之,困难虽有,但是行业终将走出困境,进入新的竞争和希望的时代。


 

知迪汽车技术公司

创始人/CEO

周强 先生

疫情危机是一只“黑天鹅”,但我的公司感受到更多的反而是它带来的机遇。


今年到现在我们可以说正在经历业务最好的一年,客户需求和营业额都在大幅增长。很多企业在缩减工时的时候,我们的员工人手反而不够,需要加班。


作为一家给各大车企研发部门提供车辆中控、V2X相关软硬件和解决方案的企业,我们可能是因为正好赶上了车企数字化转型的时机。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趋势的推动下,车企在这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大,而我们公司前期针对云端解决方案的投入和部署也发挥了作用。


去全球化目前对我们公司的影响还可控,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发展下去,甚至比如说中德之间的航班往来受限,双方出现一些“卡脖子”的行为,那我们可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跟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从战略上进行多元化发展不同,我们作为一家全球有400多名员工的中小型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可以总结为“二八法则”——把80%的战略重点和资源放在客户真正的痛点和需求上。


传统行业 & 家电


 

BFG集团

董事总经理

谌开良 先生

我们属于钢铁行业,而大家知道,德国的钢铁行业从大概15年前起就已经是夕阳行业了。我们在德国并购的企业中,有的在并购之前就处于困境中,现在又来了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很多海外的投资项目都立即被叫停了。


为了应对疫情危机,包括去全球化的影响,公司的策略也进行了调整,比如集中资源扩大并加快在墨西哥第二工厂的建设,以应对北美市场的需求,因为今后“Made in China”可能在北美市场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但我认为中国也不会放弃欧洲市场,因为需要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从行业上看,目前可以看到德国国内的医疗、建筑等行业的客户业务比较好,而航空公司业务很差,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全球会有很多航空业的企业倒闭


而对于德国的不少传统行业,我认为接下来这几年它们的首要任务是先求生存,先要活下去,比竞争对手活得久,熬到两三年后春天的到来。


整体上我们还是看好三年之后行业的发展所以现在的战略战术就要为三年后的发展进行布局。


 

BALCKE DUERR公司

冷却塔业务部门经理

李怡 女士

我们属于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供应商,可以明显感受到疫情对德国工业界投资方的投资意愿和力度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进而也影响到了我们的项目进度以及订单量。德国政府的一些支持政策,包括Kurzarbeit(注:短时工作制)政策稍微缓解了这种情况,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们的判断也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少传统制造业的供货商要注意保证现金流,先争取能存活下来。


 

BCCI咨询公司

创始人

徐维东 女士

我创办的咨询公司最近在帮一家被中国公司收购的德国机床行业企业做并购后的整合,原先的战略计划也受到了疫情较大的影响。而机床本身其实也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行业,在当前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机床行业在中国这个大市场里还有不少需求,如果能够拿到一些订单的话,将有助于缓解企业在欧洲面临的困境。


而对于我个人从事的咨询行业来说,其实危机和机会并存。如果整个大环境处于危机之下,其实对于咨询的需求反而更大。


 

博西家电(中国)

副总裁

杜飞 先生

其实我之前有12年也在汽车行业,之后来到了家电行业。


家电行业其实跟汽车行业不太一样,它是一个由中国公司驱动的行业,核心力量和主流技术都来自中国,而我们(博西家电)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在中国市场健康发展得比较好的外资企业。


所以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去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不一样的挑战:在技术和平台层面目前看来没有太多的问题,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同时中国的家电企业希望走向世界,去全球化会对企业供应链和商务层面带来阻力,尤其今后可能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主、一个以美国或者欧美为主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美国对中国家电产品征的高关税也会是一个摆在眼前的困难。


如果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企业延续它们主动走出去的策略,在其他国家比如墨西哥建厂会是个很好的选择,甚至是必要的选择。而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包括减税政策等,也是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的有力措施。


但整体上,我认为我们应该一直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因为我相信发展是大方向,而对抗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插曲。


高科技行业 & 科研教育


 

汉堡大学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张建伟 教授

从大家前面的分享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差别很大。包括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相比之下小一些。


而与之相反,尤其在中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通讯相关的高新技术行业反而处在最忙的时期,发展速度很快,人才需求旺盛,得益于中国目前大力推进的“新基建”举措。


其实这些高新行业与传统行业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进行融合才能落地,而赋能提质增效也能带动传统行业快速复苏。


对于包括高校教学在内的科研教育领域,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线教学、通讯以及对科研实验教学形式的改变。


针对这个话题,建议对话德国团队今后可以举办一个面向学生和年轻学者的线上交流活动,探讨危机下科研人员的应对措施。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相比企业界,可能大家认为高校受到疫情的影响会少一些,但其实是不同方式的影响。


其中一点是上课的方式变成了网课,我们也是在刚过去的一学期边学边干,接下来这一学期应该还会继续采取这种方式。但大家知道,网络上课和面对面的上课还是很不一样,我们也在摸索更好的方式,希望尽可能在网上实现面对面上课的效果。


另一方面,每一次危机来临之后,一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对人才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可以比较好地反映这个机构的好坏。


目前我们认为高校当中有两类人才需要重点保护:一类是马上要进入中期评估的助理教授,因为他们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发展阶段,是会被全球各个国家争抢的人才,所以我们也会将对这些人才的评估提前,把优秀的人选提前转为正教授;另一类是毕业班的学生,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会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如何保护这些毕业生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接下来我们也会思考对新生的保护措施。


针对这些方面的具体交流,包括当前政治环境下导致的高校人才交流趋势变化等话题,我也认为开展一期面向年轻学生学者关于危机应对策略的交流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哥廷根大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 教授

今年以来我也能明显感受到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目前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舆论也给科研领域的华人带来了一些影响。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需要经历从不知所措,到认真对待并慢慢适应,到最后走出低谷展望未来的“三部曲”。


在跟我的从事汽车行业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传统的汽车制造技术即使没有疫情的出现,也逐渐要淡出历史舞台了,而疫情确实加速了这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业务就成了新的增长点。


所以我也建议传统机械或汽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时多选择这些方向的课程,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相关的科研人员也可以增加这些新方向的探索。


小结


可以看到,疫情危机和去全球化等等不确定因素给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影响,企业和高校也在积极应对。嘉宾们表示,疫情和种种不确定因素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但也伴随着新的机遇,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把握。


“危机”和“不确定性”对个人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危机和不确定性给国家、行业、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身处其中的个人自然也无法摆脱。


除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疫情导致的“禁足令”、“佩戴口罩”等变化以外,我们的工作和职场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01

职场人将面临哪些挑战?

 

博世中国

执行副总裁

李晓虹  女士

目前去全球化或者说半球化这个发展趋势也让我个人感到很惊讶。


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受益很多,而如果真的去全球化,那我们的下一代也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和发展上的不确定性。


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其实去全球化对于HR来说也是个无解的难题:今后的glocal leader(注:指国际企业中来自本土的全球领导者,详细信息欢迎参考对话德国对李晓虹女士的原创访谈文章——“职场华人如何成长为一名“Glocal leader”?| 访博世中国人力资源执行副总裁李晓虹女士”)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很多大公司将来可能会更难选择一个比如说来自亚洲或中国本土的领导者进入集团的全球管理层。


我在亚洲和中国也看到很多能力上完全能够胜任全球领导者角色的人选,而去全球化带来的这个难题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无奈。


同时,今后企业的组织架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扁平化,因为都在“瘦身”或者转向敏捷型组织,所以今后在大企业中向上发展的机会可能会减少,但横向发展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个人对于所有职场人建议是: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终身学习、保持学习的愿望和敏锐度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比如成为斜杠人才,拓展硬件、软件、AI、IoT、商业创新、中德合作桥梁等各种各样的斜杠才能,就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也更容易把握各种横向发展的机会。


 

德国中德科教园

执行总裁

洪中 博士

目前看来,去全球化是个大的趋势,而它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要分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全球的贸易,比如中德之间的贸易——德国把货卖到中国,中国把货卖到德国,这个方面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以从事外贸相关行业的人的工作应该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是全球的供应链,或者说货物在哪里生产。供应链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已经全球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目前比较明显的一个大趋势是全球供应链体系里的“去中国化”,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华人)群体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比如Rosa(李晓虹女士)提到的glocal人才发展机会受限,这些人才今后可能更难进入企业或者决策机构的全球管理层,承担他们本可以胜任的职责。


这一点确实很不利,但我们一时半会儿可能也无法扭转这个趋势,这些人才可能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在发展策略上进行一些调整。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我认为优秀的国际化华人人才,比如说真正理解中国和德国的人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依然会很有市场,会被“疯抢”。


在我们的印象中,德国对中国的了解,相比中国对德国的了解少得多。但其实德国也意识到了对中国了解的匮乏,尤其是最近的一两年,大多数科研集团都在招募对华战略官,就是为了加深对中国的理解。这一点也是在德华人人才的优势。


但这里我也想澄清一个误解:很多人可能认为,来德国学习交流的中国学人比去中国深造的德国学人多,中国人总体上对德国有很深的理解。但其实并不然,近些年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特别是奖学金生,比以往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即获得一个学位或者其他容易定量的业绩,很多人没有功夫或没有动力学德语。


如果不说德语,如何能对德国有足够的理解?这一点已经成为在德科研人才的不足,即缺乏从语言文化上去理解德国的可能性。


这些方面我们也可以在今后针对年轻学生学者的主题交流活动中进一步探讨。


02

海外华人最近几年是否要回国发展?

 

BFG集团

董事总经理

谌开良 先生

对于正在找工作的朋友,我个人比较建议近期回国发展。


因为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德国就会出现很多企业倒闭,尤其如果德国政府的Kurzarbeit政策停止之后,情况会更加严重,这就会导致这一两年德国人才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不要“屈才”,要回到国内找机会,跟着大趋势走。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速度相比德国企业明显更快,如果能赶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避开德国目前比较“颓废”的阶段,对个人发展是有利的。


此外,在德国的各个领域,作为华人要进入管理层是非常难的,但如果能回到国内进入管理层,今后再回到德国做管理层,也不失为一种逾越障碍的合理方式。


 

德国威远有限公司

创始人

魏玉良 先生

我也从亲历者的角度分享一下观点。


我自己是2002年从德国西门子回到了上海,当时也是遇到了“职场天花板”。在上海工作的十年,我的职场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的。


我认为中国接下来十年内的机遇会大大好于德国,尤其是以网络、信息通讯为主体的新经济领域。一个参考:美国股市几家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市值超过了整个德国DAX指数内30家公司的市值总和。


而中国这几年在AI、大数据、芯片等新经济领域发展很快,现在全世界主要是中美在竞争,不管是否脱钩,中国的市场还在,也足够大,永远会发展。


相比之下,高度依赖汽车行业的德国转型很慢。但这次疫情对于德国来说其实是一个机遇,相当于帮了德国一把,逼它进行转型,发展新经济。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追求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年轻人,在国内的机遇比德国好很多。当然,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人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我个人还是更看好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BCCI咨询公司

创始人

徐维东 女士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决定,背后也都有自己的理由,也跟不同的时代背景有关。


不可否认,在中国,由于目前资本市场的运作,尤其是初创企业具有很多德国企业没有的活力,发展很快。但如果你希望拥有一个更稳定的生活,可能德国这边更加合适。


不同年代的留德华人,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面临的机遇和最后取得的成绩可能都不一样。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留德华人,你们做选择的出发点跟我们这一代人肯定也不一样。


但在我看来,近几年很多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发展越来越好,而真正懂中国和德国两边文化的人才并不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这样的人才在哪里都抢手,不论在德国或是中国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小结


疫情危机和不确定性也给我们的职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海外华人是否回国发展,嘉宾们有不同看法,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思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想顺利地度过危机并抓住新的机遇,最好的办法是保持乐观、不断学习、积极适应。



结束语


在此,对话德国团队再一次由衷地感谢15位重磅嘉宾利用宝贵的周末时间,跟我们做了如此真诚和精彩的分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参加这一次交流分享的嘉宾都是在各行各业最成功的德国华人精英。


今后,我们会继续举办更多这样的(线上)交流活动,继续与德国对话,继续与你分享、共同成长。




本期小福利


疫情和去全球化等等不确定性给你的工作生活以及所在的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如果你是海外华人华侨,对于接下来几年是否回国发展,你有什么考虑?如果你已经回到了国内,有怎样的亲身体会呢?读完我们的文章你有什么想法?


欢迎留言跟我们分享!


本期文章留言获得点赞数最多的前三位朋友有机会免费获得我们今后举办的主题线上活动的参与名额。我们会在文章发出7天之后确定获奖名单,并通过留言互动功能跟获奖的朋友联系,欢迎参与!



与德国对话,分享中德精英的行业见解与人生经验。逐步促进中德深度合作,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共同成长。这里有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创业领袖。让我们站在巨人的面前上,砥砺前行。

网站: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