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伟 教授

张建伟 教授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张中伟教授任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TAMS)所长,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世界智能机器人顶级会议IROS2015总主席。德中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德国清华校友会会长。曾任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全德中国学联主席。

 

张教授1986年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以学士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89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人工智能专业毕业,1994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机器人专业博士毕业。机械及领导工业4.0中的感知学习和规划,多传感信息处理与融合,智能机器人技术,多模式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开发。发表三百余篇论文及专着,并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指导德国硕士工程师百余名,德国博士三十余名,洪堡学者多人。拥有四十余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发明专利。任数个国际重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会议的主席,多份国际专业杂志编辑,并任德国数家企业的技术顾问。


最新采访





经典语录



-一个很好的潜力是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不断进步的计算能力融进传统的机电系统里。

 

-人工智能现在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它已经远不止是传统的抽象的抽象大脑部分的人工智能,而是已经扩展到了躯体的感知,推理,还有学习能力。这些功能和传统的机电机器人系统的结合,能使我们把非常复杂的机电系统变得有灵魂,有知觉,甚至有认知和学习功能。

 

-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都十分重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对我们所说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邀请各省市政府和研发单位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路线图。要邀请一个真正有专业知识,了解产业发展方向,了解世界同行业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前瞻视野的智囊团,结合自身的工业特点和区位优势,找好自己在中国的定位,甚至在世界大环境下的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中德合作应更加注重双向的相互作用,只有对中国的信息输出,没有对德国的信息输入,是行不通的。

 

-国内的企业在和德国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自信,把自身的优势介绍给德国,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双赢。

 

-在德国的计算机协会,机电协会,物理协会等专业协会实际上都有很长的历史,也有很好的为国服务的传统。

 

-人才是真正深入的中德合作的一个非常急缺的资源,而华人专业协会实际上是一个提供专家库资源的极好的地方。

 

-因为机器人和其他技术一样,既能够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存在重复这一技术的可能,所以研究和讨论机器人物理学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你的海外工作经历,国内企业重视你的技术能力和领导力有更高的期待。如果能够放下优越感,从头开始做,加上国外的经验积累,在发展上相对会有较大的优势。

 

-最初的风险风险是,机器人植入人类的工作位置抢走。这个扭曲已经过时了,现在德国的工会普遍认为,使用机器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的事情。

 

-目前讨论机器人科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器人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关系,二是机器人被战争,三是超级机器人对人类的威胁。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需要考虑机器人科学研究的时候了,对这个风险的预防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对资源干预进行引导和监督,二是未来要逐步建立起应对机器人时代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我一直在倡导以人为中心的机器人,也就说为人服务的机器人,而不是创造一个完全自主的,不能相互作用的机器。

 

-中国学生若希望在德国获得教席,需要培养自己的素质,其中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对语言的掌握,在申请项目时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参加学术管理的能力等。

 

-实际上,做教授有两个关键素质:一是能够真正独立地找到一个过渡发表高水平论文,这说明你的科研是独立的;二是能够找到一个还没有人写论文的未来可能的新方向来申请研发机会。

 

-我们逐步在基础研发方面做到到国际领先,替代我们在研究前沿科技的过程中也要认识技术转让,把一部分短期能源应用的技术转移到工业界,同时也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创新创业。

 

-类似德国标准的DFG这种对长期的基础研究的资助,还有自上而下的自由研究的大项目,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德国学生的优势首先是语言(英语)能力,第二是动手能力,第三是兴趣驱动。德国学生的弱点主要在他们的理论创新以及刻苦突破。那么中国学生的优劣势反过来也很明显了。才能,来到这边的中国学生,都是经过多次挑选,质量很高。第二是他们愿意积极地与教授参与;第三是国际视野。

 

-我最希望招到的中国博士生,最看重这三个方面:首先是好的人品。第二是学术态度与能力。第三是他们的现有经历。

 

-来德国工作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来到这里,我觉得首先要重置入乡随俗,适应国情的积极融入的心态。

 

-为此我们中国人的刻苦勤奋,处事灵活等优点与德国人善强,做事精确的品质结合起来,这在以后的许多方面都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还应该充分利用德国工业化发达,技术高度应用的大环境。最后作为中德民间外交使者,我们在中德文化相互理解方面要施加轴向作用。

推荐图书



我们的教授协会一部本书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我们在德国做教授》。之后书收集了十余位教授在中德方面的认识和感受,很推荐对于中德交流关注,尤其是希望了解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的人读一读。

 

然后就我自己的专业方向而言,我们研究的就是机器人的开源操作系统,我们另外有一套书也马上要印刷了,叫《多模信息表达》,其中包括“深度学习”与“多元信息表达”。这两个都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现在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找到好的导师,然后跟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跟经历丰富,有正能量又有成功经验的人多多交流互动,这可能比纯粹读一本书重要许多。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