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期 | 在德国当教授是怎样一种体验?

 姜伟 杨诗雨 对话德国 2017-02-12

张建伟教授参与编写的《我们在德国当教授》一书封面
张建伟教授参与编写的《我们在德国当教授》一书封面

 

嘉宾简介

张建伟教授任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TAMS)所长,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张教授长期从事工业4.0中的感知学习和规划,多传感信息处理与融合,智能机器人技术,多模式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开发。在张教授任职所长期间,TAMS研究所主持了多个德国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邦教研部与工业合作项目和欧盟ICT重大项目,开发出可用于工业4.0的经验学习机器人系统,自主移动操作机器人,组装装配系统,多模式人机交互平台,开放式机器人软件,认知式电子教学界面等多种技术与系统。

 

导语

张建伟教授在1989年取得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位之后,同时一直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统及机器人研究所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获得Bielefeld大学教授资格; 2002年起,,任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C4教授,多模态机器人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4年当选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华人学者如何才能在德国高校取得教席?在德国做教授又是怎样的体验?与内部任教有何不同?德国高校与政府及工业界有某种特别的合作方式?本期,张教授将带您近距离了解德国的华人教授。

 

 

1 中德任教差异

 

 对话德国

张教授,您好。我想,咱们有过多在德国的博士生,青年学者都希望能像您一样在德国成为教授,甚至是终身教授,您认为他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自我提升?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张建伟

首先,我想说,在德国做教授是一个受尊敬的好职业。除了承担一些课程教学义务外,学校允许教授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会为他配备一个基本的团队,教授可以所有权大空间的学术自由。

 

中国学生若希望在德国获得教席,需要培养自己的各项素质,其中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对语言的掌握,申请在项目时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参加学术管理的能力等这些素质都远超过现在作为博士生只写论文的一部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论文之外帮教授写研究计划,然后通过研究计划学会写项目报告,学会跟工业界打交道,甚至通过国际会议,来访教授等发现未来研究论文。

 

其实,做教授有两个关键素质:一是能够真正独立地找到一个译文发表高水平论文,这说明你的科研是独立的;二是能够找到一个还没有人写论文的未来可能的新方向来申请研发机会。至少两个点质量就说明你可以独立地领导一个小组,然后逐渐成长。

 

另外,中国人在这边做教授,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具有的中国背景这一优势,做好中德合作。在工作中,通过我们的刻苦,通过与德国产业的结合,加上我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创新理念,把中德融合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我们作为一个“国际人”,离开家乡来到新的地方,既可以发挥德国人不具备的优势,也可以克服仅在中国工作的局限,使我们在德国的这个环境里成为一个国际专家的作用。

 

 

 对话德国

您认为,相对于在中国做教授,在德国面临的环境与工作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张建伟

现在在中国做教授有很多资源,学生非常优秀,但是,来自项目申请,支出申请,各种评估的压力承受。

 

在德国,学生来源可以说参差不齐,想要收到好学生需要多做很多选择工作。但是,在德国做教授最主要的好处是有针对性的研究基础设施的保证,使我们能够完全实现学术自由,这与国内非常不一样。我们可以允许一个认为有前景且有所关注的方向,并连续做很多年,不用过多考虑由于评估等事情而带来的短期压力。这样可以把事情做得非常透彻,按照自己的兴趣真正把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完美,获得突破突破。这是我在德国感受比较深的一点。

 

 

 对话德国

那您未来是否也有可能回到国内某高校任教?就像施一公老师这样从美国回到清华做教授。

 

 

张建伟

对,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虽然目前我在德国,但实际上我们与清华已经在采用一种无缝合作形式。

 

通过CINACS(自然和人工认知系统中的跨模态交互)项目我们与清华大学有非常紧密的项目合作。这个合作每年有2到3次共同的活动,我们共同培养博士生,共有实验室设备,共同发表论文,其实没有明显的边界之分。

 

另外这样的合作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中德两方的预算。当时所有有一个大的中德项目(crossmodal-learning.org),德方有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德国科学基金会,中方有中国自然基金会联合资助,这样同时转移使用双方的资助产生了双倍甚至是大于双倍的效果。

 

我觉得,目前看来,这种合作可能比纯粹在中国做一个教授起的作用机理。

 

2 科研项目合作

 

 对话德国

请问您是否可以透露一些您现在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方向?

 

 

张建伟

现在我们合作的SFB / Transregio是一个非常难拿的叫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er的大项目,是交叉学科的研发中心,这也是德国在这个方向资助的唯一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今年第一年启动,逐步可以连续做多年。我现在作为总负责人在协调这个大项目,联合汉堡,清华,北大,北师大和科学院心理所,共同研究人的跨模态学习和机器的跨模态学习。

 

我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北大,清华与北师大心理所算是我们的研发基地,我们也成为他们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基地,我认为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

 

 

 对话德国

那您在汉堡大学的科研项目是主要来自德国和欧盟政府吗?还是说来自工业界的企业更多一些?

 

 

张建伟

DFG德国自然基金的项目,偏向应用的BMBF(BundesministeriumfürBildung und Forschung)项目,还有一些欧盟的联合研发项目。

 

另外,英特尔公司,汉堡的NXP,SIEMENS,KUKA,华为等都对我们的研发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并投了一定的费用与博士生位置。

 

我们在基础研发方面要做到国际领先,替代我们在研究前沿科技的过程中也要认识技术转让,把一部分短期能源应用的技术转移到工业界,同时也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创新创业。这样,通过各类基金以及各种与工业界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双向的合作方式。

 

 

 对话德国

国内企业如果希望与您合作的话,主要有哪些方式?

 

 

张建伟

合作的形式多样。一种是建立联合实验室,如果企业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有足够的兴趣,这会是一种克服的长期合作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我们实验室资助博士生,这使得博士生在参加我们科研的同时也熟悉企业的情况;第三种以项目的形式,共同定义一些企业能够应用又能够使用我们技术的合作项目,然后通过做项目,共同实现技术转移,开发未来的技术或产品。

 

 

 对话德国

那您觉得德国高校与政府或企业的合作方式对国内高校而言有什么学习与纳入意义?

 

 

张建伟

首先是类似德国标准的DFG这种对长期的基础研究的资助,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像工业4.0,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关键技术,其实德国从20年前开始就一直一直有连续资助。这说明他们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而不是某个译文突然热了,就资助一大笔钱,平常就完全忽略掉。

 

第二是自上而下的自由研究的大项目这种资助机制就是Sonderforschungsbereiche,中文叫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它的特点是可以连续12年做一个方向的基础研究。这种一般是一个跨学科的译文,申请到一个译文后,可以做3期,一期4年。这种形式在中国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目前中国同时考虑增强自主的强度与长度,实现长期的突破。

 

我曾经在德国做过两个Sonderforschungsbereiche,其中也有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我们也希望把这种机制介绍到国内,在这种长期的,基础的,持续的资助方面给中国带来一些启发。

 

另外,想要获得BMBF的资助,需要高校与工业界共同申请,其中包括对未来机器人,人工智能有影响的项目,这也是德国做得更好的一个方面。在项目中,双方都有实质性的合作,其至少不只是论文,而是真正形成利用某种技术的样机,最后能够在未来两三年内变成公司的一个产品。

 

最后一点非常值得学习的是好的人才转移机制。某些我们的博士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人留在大学任教外,大多数人还是由企业承接过去。这些人进入企业后处理的还是这样一种通过人才承接而实现的技术转移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从研发转变成产品的途径。

 

3 未来工作展望

 

 对话德国

您今后的工作重心会放在某些方面?

 

 

 

张建伟

 

从研究方面来看,我们目前特别擅长跨模态学习方法的研究。已有的机器学习一般都是单模态的学习方法。我们提出的这个跨模态的学习方法,综合多样的感知模式,来进行新的快速的学习,研究复杂系统,动态系统,包括整体的建模和预测。这个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工业4.0的认知技术方面,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技术。

 

同时,就是在整个关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创造额外的以人为中心的机器人的产品。这其中包括智能的视觉,康复产品和教育产品,还有在工业4.0中的应用产品。这里面我们会选择一些在工厂自动化,医疗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里有迫切需要的方向,将我们的技术整合到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带来一些创新的产品。

 

 

预告

本期文章中,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在德国执教的感悟。下一期中,张教授将结合他在德指导百余名博士及硕士生的经历,为希望来德读博以及已经在德攻读学位的中国学子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敬请期待!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高级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4.0与人才培养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张式程博士

第2期|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上)

第3期| 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与研发人才  培养-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下)

第4期| 保持好奇,敢于挑战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士(上)

第5期| 如何突破外企职业天花板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世(下)

第6期| 回国创业,我从未后悔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上)

第7期| 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  现状与发展趋势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中)

第8期| 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新一代卓越电动车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下)

第9期| 戴姆勒工作32年的德国人事高管谈中德管理文化差异

第10期| 入职,轮岗,跳槽  -德国高级HR高管的深入剖析

第11期| 德国高管披露:中国人如何挤进加入?

第12期| 德国华人专家张建伟教授谈人工智能与中德合作

第13期| 天使还是魔鬼  -汉堡科学院华人院士谈人工智能危机

 

对话德国介绍

    有了这个号,还要什么女朋友?

 

 

- 结束 -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逐步在先前的采访中寻找答案。

 

欢迎转发,如欲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