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期 | 资深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4.0与人才培养 –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张式程博士

刘旭辉 姜伟 对话德国 2016-06-25

张博士在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言
张博士在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言
嘉宾简介
张式程博士现任德国戴姆勒集团研发中心高级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工作,是汽车制造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同时兼任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CGME)主席、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导语
本期访谈中,张博士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汽车行业、工业4.0的一些观点,以及对于德国教育及人才培养的看法,并探讨了德国企业研发人才的管理机制。对于留学德国的学生、刚工作不久的新人以及有志于回国发展的职场人士,张博士都给出了他的建议。
1
汽车行业 & 工业4.0
 
 对话德国
当前汽车行业被车企真正重视并大力投入的重大前沿方向有哪些?
 
 张式程
目前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智能驾驶,二是电动汽车。德语常用更广意的术语,Digitalisierung(数字化)和Elektrifizierung(电气化)。
智能驾驶的最终目标是无人驾驶,而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中间环节,世界上大的OEM(汽车制造商)都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比如自动泊车系统、自动变道系统、自动测距以及其它一些主动安全系统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与智能驾驶相关的其它重要研究课题还有车载通讯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未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一些新的市场或经营模式。这些领域的研发及应用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就会步步向前推进,最后无人驾驶的实现就是水到渠成了。
电动车的研究则是为了应对未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如果未来在电动车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将会对世界汽车工业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话德国
德国与中国在车企之间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模式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张式程
我认为德国与中国最大的差别体现在市场机制。
德国的市场机制比较完善,能够很好的依靠市场来分配资源,促进竞争与合作。比如,在德国普遍采用分级分层的供应商管理,而这个层级完全靠市场形成。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促进了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零部件供应商在自身的关键技术上不断积累和成长。
而国内的市场机制运转还不够充分,受地方保护和政策干预的影响比较大。就中国目前现状而言,行政干预的存在可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长远来看,应该逐渐转向成熟的市场机制。
 
 对话德国
空客和波音公司是两个完全竞争的对手,但同样会在很多领域进行合作研发,德国的车企是否也有这样的现象?
 
 张式程
有的,而且很广泛,这就体现了德国很多专业协会的作用。比如德国有一个协会叫德国汽车技术协会(FAT),我曾经代表公司参与到协会的焊接技术委员会的一些工作中,体会比较深。
其实虽然OEM之间的最终产品是竞争的,但很多时候它们是可以很好地合作的。典型的比如像材料的采购,通过联合采购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又比如在技术领域,大家都需要材料的一些基础数据,例如材料性能曲线等等,将其委托给协会或者高校进行研究测试,建立共同使用的数据库,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德国有许多类似的专业协会,每年每个会员公司都会提供一定经费,共同设立一些项目,对共同需要而又不直接竞争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对话德国
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您在工作当中有哪些切身的感受?
 
 张式程
市场变化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德国工业4.0的提出就是为了适应未来市场的这种挑战。高档车客户群的平均年龄在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中国。青年人的需求往往更加个性化,更加前卫,例如对车载网络和车载通讯系统的需求。汽车制造商要更加迅速的对这种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并且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产品。
一方面政府从宏观层面制定工业4.0战略,对企业进行提醒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在积极应对。例如在产品开发、生产规划、运营管理方面进行改进优化,不断调整外部市场的应对策略,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协作,从而从整个产业链适应工业4.0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工业4.0在德国是市场在驱动,政府在提醒。
2
德国教育 & 企业人才培养
 
 对话德国
德国的教育及培训体系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什么值得国内借鉴的地方?
 
 张式程
这方面有不少值得国内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只谈一下工科领域吧。工科领域比较侧重动手能力,因为最后要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的孩子从小在德国长大,所以我对德国教育还算比较了解。
先说幼儿园教育,孩子在幼儿园主要是玩儿。玩儿是一种动手的玩儿,让你自己动手做各种手工。中国有个成语叫玩物丧志,我觉得这个成语在国内有些误导作用,让人们认为玩儿就是不好的。在德国孩子们通过玩儿不但没有丧志,往往还能立志,孩子们玩儿得有想法,有兴趣,很好的锻炼了动手能力。
到了小学中学玩儿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德国小学中学都有实验室,可以进行一些物理化学试验,德国人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说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再到小学中学,为未来工科领域的学习养成了非常好的动手能力。其实动手也伴随动脑,动手能力强的人一般也善于思考,创新能力可能随之而来
包括整个社会氛围也是如此,德国人很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许多德国人家里都有个工作坊,许多工作例如修车、修房子等等,他们都自己动手做,这也许跟他们从小养成的动手习惯有关。又比如在业余时间,德国人参加各种俱乐部,比如像飞行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等等。因为乐趣,也是因为节约费用,许多装备的维护维修都是自己动手。
再有就是德国的行业培训非常完善。技术工人的所有工种在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内容十分具有针对性,学员所受的训练,很多是在大学课堂里不会涉及,也无法学到的。
汽车开发生产,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包含大量的实际操作。德国的工人或者工程师到了企业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因为前期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德国许多工科大学要求新生入学前就要有一定时间的实习,所以很多高中毕业生利用高中毕业和大学开学之间的几个月时间自己到企业找实习机会。而国内的工科教育,这部分能力常常是进入大学才能弥补,有的甚至到了企业还在弥补。
 
 对话德国
德国企业在管理和激励研发人才方面有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张式程
德国对研发人员的管理激励机制相对成熟,这可能也是德国的人才流动或跳槽现象较少一个原因。
德国企业对研发人员的投入较大,除了为他们提供较为丰厚的工资待遇和较多的假期之外,也给予了更多的工作自由。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弹性工作时间这一制度上,这是对员工非常信任的一种机制。比如员工平均每天是7、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般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核心工作时间,通常情况下要求在岗,但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员工可以自主决定。对研发人员有的企业甚至连核心工作时间都取消了。另外,加班的时间可以换成假期。当然了,不同公司具体规定不同,但弹性工作时间在德国企业十分普遍。
对于研发人员,企业主要看你有没有创新,有没有解决问题,而不看你究竟坐了多少小时。只要项目计划制定好,按节点时间完成任务,企业就不在乎他是否晚到早退。这样的话员工自己私人生活可以更好得到兼顾,生活顺利了,工作才能更投入。这是对研发人员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也有助于他们创新。
研发人员的贡献很难完全用时间衡量,不能用管理生产线的方法来管理研发人员。国内企业除了在福利待遇方面,在工作自由度方面也可做些尝试。
 
 对话德国
一个德国研发工程师的一天是怎么样度过的?
 
 张式程
不同的领域差别比较大,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总体来说,在德国,工作与生活分的比较清楚,工作像工作,生活像生活。德国人对私人时间很重视,下班以后一般很少考虑工作上的事情,除非出于个人兴趣或好奇心对攻克某个难题特别执着。
工作的时候,德国人比较注重计划和规范。德国人的研发项目计划做得十分详细,每个步骤都定义好了Quality Gate (项目节点) 。所以员工每天上班以后应该做什么事情,要按照什么样的规范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比较清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但也比较紧张充实。
另外,前面提到,汽车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部门协调工作多一些,包括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和技术服务公司,以及和零部件供应商等等,常常通过邮件、电话、视频或者开会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技术方面的交流。在交流工具方面我看国内可能更新潮一些,许多人在工作中常常使用微信沟通。
3
对学生、职场新人的建议
 
 对话德国
对于在德国读书的学生,如果想进入车企研发部门工作,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张式程
一方面我觉得研发部门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基础知识要扎实;另一方面,汽车是个技术工程,动手能力要强,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前面提到德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强调动手能力,积累下来对今后在研发领域工作很有帮助。有的学生在学习阶段不愿意动手做实验,觉得看看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行了,其实真正动手做起来收获完全不一样。
另外,知识面要宽解决汽车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的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却是最实用的。因为研发项目都有成本控制要求,而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满足。关键在于既能满足性能指标,成本又低,最后还能把问题解决。甚至解决问题之后,哪怕你暂时解释不清背后的原理也没有关系,也并不要求都要采用复杂高深的理论。因此,知识面宽有助于更快地找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然,对于研发领域直接相关的基础理论,最好要掌握扎实,这样看问题的深度就会不一样。比如像我们进行力学分析时采用的叠加原理,学工科的都知道,上学时也照猫画虎地用过,但真正深刻理解并把它应用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上就是另一回事了。有的人理解得深,就能触类旁通,更快把问题解决。
还有一个建议是多与有水平的人交流,比如教授和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对专业问题的见解常常更有深度,更具启发性。在学习期间,如果有机会要多参加专业讲座、沙龙等活动,多与别人交流,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我觉得能提出问题的人,至少有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能否提出好的问题,也体现一个人的水平。
 
 对话德国
对于刚刚进入研发领域的工程师,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式程
最开始要像海绵一样多吸收东西。刚到一个部门,都有一个einarbeiten (熟悉工作) 的阶段,一般会有有经验的同事带你,就是你的Betreuer (负责人),他会引导你入门,这个阶段一定要多吸收别人的经验。基础打好以后,慢慢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你就会感觉更有自信,工作压力就不那么大。因为工程领域的创新,很少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更多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水到渠成的创新,所以刚开始的积累尤其重要。
另外,公司有很多不同部门一起参加的协调会议,建议多去参加,这有助于吸收其他领域的内容。因为汽车研发涉及面很广,工程师的水平有时不完全体现在对自己的专业掌握有多精深,也体现在对别的领域有多少了解。一个好的工程师提出的方案,应该既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还没给别的领域造成困难,这就比较难得。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和不同部门的同事交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对话德国
作为部门里的中国员工,和德国同事相比可能会面临不一样的发展策略或瓶颈,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张式程
谈到瓶颈可能要从语言说起,最重要的是语言障碍这一关一定要过,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中国学生来说确实是个挺大的挑战。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地方听不懂很正常,毕竟不是母语,尤其还有很多专业词汇,而且有些老工程师用的专业术语不一定标准,这也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但语言障碍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与同事的沟通合作,也会影响知识的吸收理解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这一关要怎么过?其实在学生阶段就要开始做准备,多与德国教授交流,多跟德国同学参加各种活动,不要总跟中国学生在一起,这样虽然生活上是方便了,但对于提高德语能力、融入文化并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工作以后再去融入,就有点被动了,可能也会面临很大压力。
我觉得如果语言能力,文化融入到位了, 在发展上不应该有什么障碍,如果涉及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可能还有优势。
自己的长远定位,比如将来是在德国发展,还是回中国发展,或者两者结合,显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策略。应该说中国员工比德国同事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就看自己怎么走了。
 
 对话德国
您觉得德国年轻人的工作思维方式上有哪些值得中国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张式程
我接触到的德国和中国学生最大的差别在于,德国学生不怕提出问题,也不怕说错,比较开放。
一个原因可能是成长的环境背景不同,比如德国的幼儿园阿姨基本上是让孩子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很少批评孩子,而国内有些幼儿园阿姨可能希望孩子规矩一些,越听话越好。
另外还有文化上的差异,东方文化更注重集体,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每个人都有个性,不怕和别人不一样。而中国学生有时候会把问题藏在心里,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是有顾虑,怕把问题说错了或没说到点子上,觉得不好意思。再加上语言上有点障碍,就更不愿意表达了。
这样的话,如果形成习惯,吸收的信息量就大打折扣,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创新思维。
 
 对话德国
对于已在德国工作并考虑将来回国发展的人,您有何建议?
 
 张式程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国内的期望值。
据我了解,比如汽车研发领域,国内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你在国外这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回去,国内往往认为你什么都会。
而不同于国内,德国企业的研发一般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和管理体系,这些流程规定好了要做哪些工作,要达到哪些指标。虽然有创新或发明,员工的贡献多数情况是将某些指标设立得更实际一些,可靠一些,或者把某些工艺工序进行优化,也就是说工程师的智力贡献已经固化到公司的开发流程里了。
因此即使有人被挖走或跳槽,新来的人经过培训也能保证不影响整体的运行。这也是德国企业的一个特点,分工细,每个人工作很专,最后积累出来的东西质量也高。
所以尽管在德国工作很多年,有很多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集中在一个点上。工作多年涉猎较广的当然会好一些。
国内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流程体系,很多节点都空着,他认为你在国外工作这么多年,哪个节点你都能帮上忙,这可能就是你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如果有机会在公司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公司工作,则要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这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和资源。
因此,我的建议是要找准定位,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国内有些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开发流程体系,整个网络不是哪里都缺,比如可能就缺几个点。如果你在德国从事的是其中一个点,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多参与其它点的讨论、扩大知识面。这样即使没有具体做过,你也知道该怎么做,在德国了解到的相关经验就能较好地用上,这样的话对国内也会更有帮助。否则回去以后可能会发现与期望不匹配,影响个人的发展。
许多人当年可能是出了中国校门进了德国校门,在德国有工作经验,但在中国并没有工作过,是否真正了解国内企业情况可能也是问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多与国内交流,实地考察。
 
 对话德国
从您在德国开始工作,到如今成为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您有什么人生经验想和晚辈们分享?
 
 张式程
这个题目很大,我就提一点吧。我觉得在学生阶段,一定不要怕犯错误。我指的是专业上的,包括与教授交流、跟同学讨论,即使说错,或问题提的不对,也都没关系。这一点从我带的一些德国学生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好像西方文化比较注重里子,不太注重面子,而东方文化有时候比较注重面子,这样就可能有失里子,没有得到真正收获。
对学生本来就允许理解不对或不到位,这个学费要在学生阶段交,不要等到工作阶段。如果开始工作以后经常出现错误,那将来要改变大家对你的印象就很难了。所以学生阶段就要不怕犯错,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把基础打牢。
4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与国内企业
 
 对话德国
您可否介绍一下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张式程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是2005年在斯图加特正式注册成立的,是一个公益性的专业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学会有四五百名会员,很多会员已在德国相关企业工作多年,行业经验丰富。
学会最具特色的是从2012开始实行的特聘专家制度,目的是把这些专家吸引到一个更高的平台。特聘专家的评选标准参照了国内高层次人才计划的一些评选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修改为适合机电、汽车行业特点的评审规范,经过初评、终评,目前已选出二十九位特聘专家。
 
这些特聘专家都来自德国工业界,属于在德国工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或资深研究人员。覆盖的领域也非常广,涵盖了汽车行业大部分相关领域,以及机电行业其他方面,比如机械制造、微电子、机器人等等。
学会组织过很多活动,包括专业讲座或者到国内进行学术交流等。通过学会这个平台,特聘专家也经常受邀举办专业讲座。可以说特聘专家是我们学会的一个智库。所以我们学会的财富就是智力资源。
除了资深专业人士,也有很多优秀学生和青年工程师参与学会发展,他们给学会带来了新的活力。
 
 对话德国
如果国内的企业想跟学会联系,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
 
 张式程
一个方式是通过学会会员、理事或学会的网站与我们联系,利用微信平台也行。现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有几百人, 互相推荐联系很方便。
另外,我们在国内也有平台,比如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2009年成立了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国内主要汽车公司和重要零部件供应商都参与其中,也包括很多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华人汽车专家和中国汽车行业技术领军人物,我们学会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之一。该组织2014年举办了首届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我们学会通过参加这个活动与国内建立了广泛联系。今年十月份,学会将继续组织代表团参加第三届联合年会。
- END -
相关链接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https://cgme.qiche.info/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https://www.cats.net.cn/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尽可能在今后的访谈中寻找答案。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